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往事  (第2/2页)
,并且钦点大皇子为此次行动的主监事,将他特派到东絮山。    劈山之法果然奏效,而被蒙在鼓中的百姓也只知大皇子,对他感恩戴德,他也因此声名远扬。    此事自然引得朝中不满,但因派遣任命之事本就是皇权,而先皇也并未明面上将功劳宣告给大皇子,众臣皆无由头进言。    除了天灾外,景借对排兵布阵也颇有造诣,在他的谋划下,枫朝收回不少失地。    若说起初先皇只是厌恶他,自此之后便多了一层忌惮。    朝中很快分为两个阵营,支持大皇子和支持三皇子两派。    支持大皇子的多是一些年迈的迂腐文臣,而年轻些的朝臣与大部分手握重兵的将军都被三皇子折服。    先皇为此曾大发雷霆,几番暗中cao纵,却只引得朝臣离心,反而令景借在朝中声明更甚。    他最后知道大势已去,最宠爱的儿子根本无法与景借抗衡,于是改变策略,先将景借送上皇位。    先皇自己服下魇蛊,魇蛊潜伏极难被太医发觉,同时消耗元气,令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弥留之际,他写下传位诏书,然后召来景借与朝中重臣,当着他们的面与景借歃血为盟,让景借应允三事。    第一事,不得杀害归顺的皇子。    第二事,将虞贵妃,也就是大二皇子的生母,奉为太后。    第三事,登位后,为自己守孝满三年,期间可招纳秀女,但不可予高于贵人的位分,也不可与之亲近行房。    父子间歃血传出去有损天子威严,故而只有重臣相知。    魇蛊经血液种至景借体内,加上他常年孱弱,先皇预计他活不过三年,最多也必会在五年内薨逝,难以有幼子继位。    况且有权势的重臣都知道这三条密誓,这三年内必不会将自己看重的女儿送进宫,三年后即便有后妃受孕,虞贵妃也必不会让幼子成活,届时皇位将顺理成章传到大皇子手中。    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大皇子狂妄,竟攒动着弟弟一起假意归属,然后带着重兵在宣武门前逼宫。先皇听闻两个儿子殒命,当下气急吐血而亡。    念息不知不觉间已是泪流满面,而怀中人儿也精疲力竭,再说不出一个字。    她恍然大悟,从自己发现他体内的魇蛊,并告诉他那只能通过血液被种下之时,他停顿的那一下便已知晓先皇布下的局。    他中秋出宫,是真的知道自己死期将至,所以才着急引出大二皇子斩杀,就是不想遂了先皇的愿。    而他带上自己,并不会使他的出行更加顺利,反而惹得朝中重臣不满,质疑他违背父子间的血誓。    假使他带上自己是为迷惑大二皇子,可他布的局在倾雨楼,他无需强打精神去市集,无需记下自己喜欢的菜式,无需命人从零打样,制作初见时她所穿的纱裙,无需在赴局那日将她关在房间里不许外出。    她带着任务而来,一次一次救他,便顺理成章地以为他将她带在身边只为利用自己救他,竟不知那人从一开始便是抱着必死的心,却几次三番设法让她活着。    念息的心彻底乱了,捂住脸抽泣不止。她有太多理由去伤害他,也有太多理由不去伤害他,这些她都能再考虑权衡,可唯有一条,他偏偏为何在自己面前杀了师父,杀了她自小敬仰的医仙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