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伍 歌台  (第4/4页)
谒见天子,不可不正衣冠。”    “…”    陈禁戚放下手里的酒杯,“倒是应拾遗,出入风月场所便罢,”他眼神一凛,“怎么还混到歌台上去了,玩的很开心?”    “自然也是天子召见,至于歌台…不提也罢。”    说及此,两人对视一眼。    这就有些蹊跷了。应传安把琴放至一边的海棠木案上,勾弦起音,贴耳私语:“陛下邀您至此相见?”    早在春祭那次,陛下传召,她拜之,遇上陈禁戚;这次也是如此,无缘无故双双召见又无缘无故失约,怕不是巧合了。    “陛下说此不过兄妹相会,自当在寻常地点。”陈禁戚回道,“但谁家兄妹在歌楼相会。”    …甚至连理由都懒得再编。    “陛下这是怀疑我们。”应传安断言。    事出反常必有妖。想来也对,她俩一个朝臣一个亲王,身份又敏感得很,言行举止不知道多少眼睛盯着,稍一接触就惊天动地。    “废话,我怎会无端咬定你行刺又无端放过你?”    “那我们而今阴差阳错的相见岂不是坐实了陛下的猜测。”虽然说陛下猜的确实不错吧,但她们的关系好像比勾结更严重,应传安摇头,“事已至此,不如坦然告之。”    “坦然告之?怎么坦然告之?”陈禁戚炸毛,本懒散撑着脸的手瞬间放下,看起来随时能拔剑将人砍死的样子,“你要坦然告之什么?”    “当然是该告的告,不该告的只字不提。”应传安手下弦音一乱,单手按住他的肩,笑道,“殿下冷静。”    “现下先把这首曲子弹完吧。”应传安重新起音,“好歹值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呢。”    陈禁戚恹恹地坐好,一个劲盯海棠木案上的雕纹,心不在焉。    “话说回来。”应传安突然道,“春祭结束,陛下也该回颍川了吧。”    “陛下未提归期。”    气氛愈发沉默。    她叹气,转而道:“殿下当时说的三千一百二十两金子,是真打算出吗?”    近来天下动荡,减税薄赋,整个颍川王府上下能动的财产加起来也不过这个数目吧。    陈禁戚百无聊赖地推杯子玩,避而不答,“应拾遗不是说让我余下的换个法子给,后悔了?不过你要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做什么,怎么还有零有整的。”    “欠债,捏碎了一个这个价的茶杯。”应传安垂睫。    “……这茶杯是金子做的?”    看到他也这个反应,应传安放心了,“殿下打算替我赔?”    “应拾遗不想我赔?”    “此时说这个有些不合时宜,”她眼睛只是看着琴,“但哪怕按如今长安的物价,一斗米也不过八钱。”    “虽说这钱即使拿去赈灾也改变不了局势,谷粮缺,还需待下一次秋收。”应传安不急不缓地弹曲,“然而京外人间如炼狱,京内却是…”    她一字一顿:“酒池rou林。”    “要把钱花这上头,我是不大乐意见到的。”    “我入京以前,从未想过会是这般景象。难怪人人都想进长安。怕是不日兵临城下了京内还能歌舞升平。”    “……”陈禁戚把酒盏扣回案上,“应拾遗说这些是想做什么?”    “色乐难禁,禁而不绝。长治久安之本,在于开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