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页  (第2/2页)
后白玉堂偶尔至京中,他都能得到消息。    总而言之,认识白玉堂的人不少,该认识他的都认识了。    方应看早在白玉堂与铁手仍在回京路上时便收到了消息,白玉堂去开封府找展昭同样是在他预料之中;而之后,包拯向官家禀明白玉堂想要见太子殿下的想法,亦是在他意料之外。    他上次见太子殿下已是一个月之前,只短短地见了一刻钟,殿下便睡意上涌,勉强微笑着向他告别,在方应看转身离去后立刻抵不住困意,陷入沉睡。    方应看去探望过殿下五次,在明月庄中待的时间最长是半个时辰。而这与官家、展昭等人相比,显得太过短暂。    一月未见,他作为殿下曾经的“先生”,也该去探望一番了。    *    赵佶木着脸。    白玉堂是他家阿桓的好友,两人几年前甚至一起出汴京。    方应看曾与他家阿桓对练,引阿桓入武学之道。    这两人想去探望病中的太子,并无不可,赵佶甚至很放心。那扮演阿桓的少年除了偶尔会话少,大部分时候都与阿桓十分相似,赵佶不止一次在心中赞叹两人十分相似——面前的少年似乎当真是阿桓一般。    可此刻,他却分不出心想如何安排白玉堂与方应看探望太子的行程。    御书房内一片静默,房内只有两人相对,赵佶在书桌后手持毛笔木着脸,书桌前诸葛太傅神色沉重,等待着官家的回应。    言犹在耳,赵佶耳畔还在回响诸葛太傅那句“太子似乎是中了一种叫醉梦浮生的毒”。    他握着毛笔的手抖了抖,一滴墨落在字帖上,赵佶沉默地放下笔,想问些问题,却不知道该问什么。    他清楚地明白太子生病是假,偷跑是真,赵佶甚至是他儿子的同谋。    阿桓绝不可能中“醉梦浮生”——若是中了醉梦浮生,江湖上如今又怎会有如今的“决明少侠”?    可他心中所想却不能对诸葛太傅说。    赵佶并未责怪神侯府未向他禀报便擅自去查“醉梦浮生”,只是道:“阿桓并未中毒。”    他因呆滞而面无表情,语气沉重,在诸葛正我眼中却有几分不愿接受现实的固执。    因而诸葛太傅不赞同道:“官家对江湖事了解甚少,殿下的病状与醉梦浮生毒发情况一致,且醉梦浮生……”    他顿了顿,还是决定将无情暗中查到的事情禀报于官家。    “且醉梦浮生流入中原后,被青衣楼卖给一江湖组织。我等虽未查出那江湖组织的名字,却查到有皇室中人购买醉梦浮生。”    赵佶呆滞:“……皇室中人?何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