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二次伤害  (第1/2页)
    许行舟估摸着时间,唇边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打开了星空网。    当越来越多的人读完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时候。    星空网上很快掀起了评论风暴。    “???”    “我真傻,单知道这是部空降第五的著作,但我忘了他是续集啊艹,在知道了大结局在看这个以后心态突然崩了啊喂(安详)”    “缓缓敲出一个问号,什么续集,还有前传的吗?”    “不客气,请认准君莫笑搜索《帷幕》(咬牙切齿)”    “是的呢,要和《帷幕》,两部连起来才能明白波洛的形象。”    “无话可说,做个人吧!”    “不,能这样写书的人根本不干人事儿。”    “艹,看完《帷幕》再看《东方快车谋杀案》真的是泪流满面。”    “其实,反过来也一样。”    “楼上在打什么哑谜?”    “你再想想,波洛面对以暴制暴的态度是什么?”    “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对他人是放过;在帷幕中,面对自己他无法原谅。”    “命中注定。”    “所以没有人关注这本书开创的新模式吗!!!全员恶人啊!!!我认认真真的画时间表,分析线索希望能快笑神一步,现在算是彻底服了!”    “注意到了,但是我不想暴露自己是个傻子的问题。”    “新模式啊!!!开山鼻祖!!!”    “嗷嗷嗷!”    是的,很多人在看《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时候,都在下意识的思考凶手,希望在作者揭示谜底之前猜出来。    而东方快车谋杀案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全员凶手,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在论坛里。    许多人反复拎出来了波洛最后的决定讨论。    是的,最后波洛也无法判断。    只能把选择放到了所有人的身上。    他给出了两种选择。    而当众人认定凶手无罪的时候,波洛摘下自己的帽子,鞠躬离开。    只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脚印。    从帷幕过来的读者似乎很轻易的理解了波洛的选择,但初读到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推理爱好者不免就有些争议了。    正义与邪恶如何区分?    正如论坛一位网友所言——    “这次的死刑执行者是十二人,我很好奇,假如只有一人,他也是在维护他的正义而犯下了杀人的罪行,那波罗还会有人情味吗?”    波罗的这次行为会让有的人觉得富有人情味,潜在的正义也得到了伸张。    但对有的人而言就是对法律秩序的无视。    当法律无法制裁罪恶的时候,法庭之外的正义是否是对的公正的呢?    很多人在这个帖子下畅所欲言。    “在光明无法照射到的地方,选择拥抱黑暗似乎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其实楼主混淆了根本吧。波洛选择无视的真正原因是法律无法判决,这和凶手是几个人无关,波洛自始至终都是有人情味的。”    “先声明,波洛对以暴制暴的凶手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选择是基于法律无法惩戒凶手。”    “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