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左梦庚投降清廷  (第2/2页)
,女真建奴一统天下。    朱连壁现在虽然手握十几万大军,可根基太浅,就像一个吹大的气球,只要一步走错,必然会满盘皆输的局面。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坐在上座的朱连壁,陷入沉思之余,大殿上的群臣,陆续讨论汇报了一些琐事。    李国辅见朱连壁走神,众臣都看在呢,连忙小声提醒了一句。    “刚才有些走神了,是因为本王刚刚想起一件事情,那就是湖广的左梦庚,在九江投降了建奴,这事起到的作用,将会无比的巨大。”    朱连壁醒悟过来,恢复冷静的他,目光扫过殿下群臣。    “路大人,散会之后,你和曹大人去见姜曰广和张肯堂,尽快促成郑芝鹏、杨耿换回鲁王之事。”    “然后,让姜曰广和张肯堂返回福州,尽量说服唐王不要去江西,告诉他何腾蛟不可信,让唐王和黄道周汇合。”    “说服郑森帮忙,前来浙江,本太子念在宗室同宗同族的份上,绝对不会计较他称帝一事。”    “让他看在大明列祖列宗的份上,为大明多保留一些香火,本王在杭州等他归来。”    户部尚书路振飞、礼部尚书曹玑听罢朱连壁这份情真意切之言,由衷的拜倒在地。    “太子殿下仁德,苍天可鉴,臣愿意出使福州府,亲自面呈唐王,说服他归朝。”曹玑感动的叩首请缨道。    “此事就这么办吧,那就立即动身处理吧。”朱连壁颔首,表示同意。    早会结束,朱连壁留下左右春坊大学士姚启圣和黄毓祺。    三人来到太子书房,同行的还有李国辅和锦衣卫的赵彪、李三虎、李四虎、刘本源、赵世贵几人。    不过参与商议事情的核心人物,还是朱连壁、姚启圣、黄毓祺。    “看来休整的计划必须提前结束了,我准备让沈沵、郭虎、毛元俭率领忠贞军,攻取金华和处州二府,打通与福建的联系。”    朱连壁指着桌案上的地域图,说道:“原本我是打算巩固严州、绍兴再南下的,但时不我待,只能提前行动了。”    “攻取金华和处州不难,难就难在明州府,现在浙江的清军,有三万人马集中在处州,这是个巨大的威胁。”    黄毓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可以先攻取明州,只要消灭明州之敌,金华、处州之敌,传檄可定。”    “明州清军守将叶臣,是个老狐狸,而且明州易守难攻,强攻不利于我军。”姚启圣却赞同朱连壁的提议。    “我军现在兵力不足,又要防备应天方向的清军南下,实在没法与清军死磕。”    “但只要我军攻下金华、处州,就能断绝明州清军的退路,然后再层层推进,执行坚壁清野之策,把清军困在明州城中。”    “三万清军,耗费巨大,而明州这几个月,经历大战多次,城中粮草早已经耗尽,必然难以久持。”    “不出一个月,明州必然粮尽,如此则可不攻自破。”    “姚大人,坚壁清野,说的轻巧,明州府六县数十万百姓,如此安置?”黄毓祺皱眉问道。明末逐鹿的大明奉国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