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68,矶谷廉介着急了 (第1/4页)
“轰……” “轰……” 果然,当122毫米榴弹炮出现的时候,池田昭重的脸色立刻死灰。 仅仅是第一轮的齐射,就让日寇意识到末日降临。 他们也不是笨蛋。一眼就判断出。这是大口径的重炮。口径在120毫米以上。 这还得了? 中国军队居然有大口径重炮! 八嘎! 要命! 中国军队居然有大口径重炮! 大口径重炮……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这极大的打击了日军防御泉城的积极性。 哪怕是师团长池田昭重,也已没有信心。 防不住的。 中国军队有大口径重炮…… 防不住的…… 防不住的…… 第114师团没有重炮。它不是常设师团。 只有番号20以内的师团,才配备有重炮兵联队。才装备有105毫米重加农炮。 至于更大口径的150毫米榴弹炮。属于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整个华北方面军都没有几个。一直掌握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的手里。 事实上,即使寺内寿一命令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增援,也来不及了。 那些150毫米榴弹炮运输,速度极慢。 即使有火车,也要好几天才能到达。如果中间有什么意外,半个月都到不了。 换言之,就是无法指望。 远水救不了近火。与其指望北平,不如指望第10师团,第5师团等。 这两个师团,都是配备有105好重加农炮的。 毕竟是主力师团…… 第114师团有什么? 有70毫米步兵炮,有75毫米山炮,有90毫米迫击炮。 过去,日寇觉得这样的配备已经足够了。 自从开战以后,日军在华北的进展,是非常顺利的。 华北的中国军队,几乎没有炮兵。即使有,也只有75毫米山炮。炮弹也不多。 遭受到日军航空兵和重炮的轮番打击,中国军队为数不多的炮兵,早就被消灭。 所以,第114师团也可以荒川之主。 结果没想到,在这里,居然出现了122毫米榴弹炮。 “轰……” 一发炮弹落下。 日寇掩体顿时被炸的粉碎。 躲藏在里面的日寇,全部丧命。一个活着的都没有。 重炮就是这么凶残。 不但爆炸威力强,穿透力也强。 沉甸甸的炮弹高速落下,重重的撞击防御工事,穿透力很强的。 除非是钢筋水泥的防御工事。否则,根本挡不住。 很遗憾,泉城的日军,没有多少钢筋水泥的工事。 都是砖木结构。 或者砖混结构。 一炸一个准。 “轰……” 又一个掩体被炸碎。 里面的十几个日寇也是跟着被炸碎。几乎连残骸都没有留下。 “八嘎……” 池田昭重后悔的要命。 没有提前挖掘防空洞。 面对重炮的轰炸,只有防空洞才是最安全的。其他都是白搭。 “轰……”….“轰……” 一发发的炮弹落下。 爆炸声就好像是死神的丧钟,重重的撞击着每个日寇的心房。 他们感觉终极马上就要崩溃了…… “不给力……” “射速太慢了。” 张楚摇头。 122毫米榴弹炮只有五门。就算全力发射,每分钟也只能投放20-30发炮弹。 远远不够。 虽然炮弹爆炸威力的确很强。可是,数量太少。无法全覆盖。 完全没有后世电影《闪电行动》那样的炮火洗地的豪迈气势。那才是炮兵的极限。那才是中国军队应该有的样子! 怎么办? 当然是用107毫米火箭炮弥补。 107毫米火箭弹的爆炸威力,其实和122毫米榴弹是相差无几的。两者原理不同。 虽然火箭弹的口径小,但是装药量反而更多。 如果加上没消耗的燃料,威力是相当恐怖的。 唯一的缺陷,就是107毫米火箭弹的射程,只有8000米。准头也比较差。 而122毫米榴弹炮射程15000米,落点相对准确。 可是,如果将两者混到一起,日寇又哪里判断的出来?只会都以为是122毫米榴弹炮。 当即部署107火箭炮。 总共十门。120个发射管。饱和式装填。务求最大限度发射。 “放!” “呜呜呜……” “呜呜呜……” 可怕的声音笼罩战场。 无数的火箭弹腾空而起,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